據外媒報道,谷歌研發了一種全新雷達系統,但該系統的誕生不是為了實現自動駕駛,而是為了掃描車內人員的“生命體征”,在不需要物理接觸的前提下監測人們的健康狀態,在發生危險時發出警報。在汽車使用場景中,如果駕駛員發生碰撞事故,或者突發疾病時,上述雷達系統可捕捉到這一情況,并發出指令讓汽車撥打急救電話。

此外,當駕駛員因太過疲憊而“打盹”時,他們的心跳和呼吸頻率會發生變化,雷達系統可以捕捉到這一情況,并發出提示音以喚醒駕駛員,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。

除了在汽車上,房間內也是上述雷達系統的使用場景之一,它可以通過監測呼吸、心跳等方式定位兒童、老人在房間中的位置,如果上述弱勢群體的生命體征出現異常,雷達系統就會自動編寫短信發送給家庭內特定監護人,就連嬰兒快要爬出嬰兒床這種小事也逃脫不了雷達系統的“法眼”,堪稱家長們的“帶娃神器”。

其實隨著汽車智能化的不斷發展,監測車內生命體征早就成為時下業內最火爆的課題之一。比如今年6月8日,長城汽車就發布了生命體征監測技術,可通過車載毫米波雷達監測車輛內部,避免“兒童被粗心家長遺忘在車里”的慘劇發生;沃爾沃曾研發了一種車載攝像頭,可通過觀察乘客瞳孔的方式來判斷其健康狀況甚至是血糖水平。 (編輯:馬蘭)
|